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成立于1961年,是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世界上最大的人道主義援助機構,向80多個國家中受沖突、災難和氣候變化影響的脆弱群體提供糧食援助,在緊急情況下拯救生命,致力于搭建一條通往和平、穩定、繁榮的道路。
1979年起,世界糧食計劃署進入中國開展援助行動,并從2005年逐漸結束了在華援助。
目前,世界糧食計劃署在中國開展創新性項目,支持中國的鄉村振興,同時積極開展資源募集,并將中國在農業農村發展和扶貧方面的杰出經驗分享給其它發展中國家,助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2 “零饑餓”。
合而為一·聯合國中國系列播客第七集
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對話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華代表屈四喜
在本集播客中,你將了解
·屈四喜博士的人生經歷及他如何與世界糧食計劃署結緣;
·作為首批進入中國的五家聯合國機構之一,世界糧食計劃署在華的角色發生了怎樣的轉變?
·未來,世界糧食計劃署還將如何繼續與中國攜手,助力世界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2 “零饑餓”?
“糧食短缺也曾經困擾我的成長”
屈四喜博士出生并成長于湖南南部的一個鄉村。在比同齡人更早地完成學業后,他開始從事各種各樣的農務勞作,特別是水稻生產,這使他從小就意識到糧食安全的重要性。
1980年,屈四喜博士進入當時的湖南農學院學習,四年后畢業并加入當時的農業部工作,主要任職于國際合作司。
1996年,屈四喜博士在世界糧食計劃署湘西糧援項目區
在農業部工作的33年間,他從項目官一路成長為司局級干部,與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世界糧食計劃署等聯合國機構密切合作。這些經歷也使他在雙邊和多邊農業合作、技術援助、與世界其他地區的交流項目方面獲得了更多的經驗和更近的視角。
2016年4月,屈四喜博士加入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擔任駐華代表。
25年前,屈四喜博士在羅馬參加糧農組織理事會議
“世界糧食計劃署與中國”
世界糧食計劃署自1979年改革開放初期作為聯合國大家庭的一員進入中國以來,過去幾十年與中國的合作可以分為兩個篇章。
中國曾是世界糧食計劃署糧食援助的主要受援國之一。世界糧食計劃署在中國開展了70多個扶貧和災后重建項目,足跡遍及所有省區,包括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受益人口超過3000萬。
1984年12月26日,WFP的食品運輸到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
隨著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及其在糧食安全方面采取的相關政策和創新,世界糧食計劃署從2005年逐漸結束了在華援助項目,中國從一個糧食受援國轉變為世界糧食計劃署開展全球行動的重要捐助國。
屈四喜博士介紹了在這一變化的背景下,世界糧食計劃署通過建立農村發展卓越中心,圍繞小農價值鏈能力發展、產后損失管理和糧食系統、減災防災和應對氣候變化、農村發展和扶貧創新四大領域開展南南合作的相關工作。
2017年,屈四喜博士參與WFP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對索馬里緊急糧援啟動儀式
為加強與相關政府和企業的合作,世界糧食計劃署正在開展學齡前兒童營養改善等試點項目,項目地涵蓋湖南、甘肅、廣西、四川等省區。
2021年,屈四喜博士一行探訪WFP在甘肅開展的富鋅馬鈴薯小農戶試點項目受益農戶
“糧食安全,不讓任何人掉隊”
屈四喜代表與常啟德協調員還討論了未來幾年的挑戰和機遇,包括
·中國“十四五”規劃中強調的鄉村振興戰略;
·通過南南合作與世界其他地區分享糧食安全領域的成功經驗和適用技術;
·應對中國仍存在的營養不良問題 (重點關注婦女和兒童);
·世界糧食計劃署作為聯合國駐華系統的一部分,如何為“不讓任何人掉隊”及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做出貢獻。
屈四喜博士與世界糧食計劃署中國辦公室同事